为什么大清早的在独克宗乱窜啊?答:第一个早上为了赶去转经,在古镇里面迷路
啦~~ 第二个早上转经结束,摸到古城边缘找便宜滴早饭吃,又差点儿转远咯,囧!~~ 不过也因此得“福”了哈哈,虽然没能迷路到把独克宗的犄角旮旯都转遍,但趁着清晨的宁静,把多半的小巷子都走到啦
! 呵呵,您又会发问了吧:怎么老迷路啊,迷个路还就把古城都转遍呢?因为,
独克宗古城其实很小内容却很多、小巷很精彩呀!
官方小介 : 在云南的香格里拉县,有一座被藏人称作“独克宗”的古城,藏语里的意思是“建在石头上的城堡”或者“月光城”,它是按照佛经中的香巴拉理想国建成的。
古城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,海拔3300米,四周雪山环绕,中间地势开阔,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好,最大的藏民居群,也是历史上的滇藏茶马古道及今天滇藏公路的必经重镇,是云南省历史文化名城。
独克宗古城历来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多民族聚居地,世居民族有九种(藏、苗、白、彝、纳、普米、傈僳、回、汉),曾是雪域藏乡和滇域民族文化交流的窗口,川藏滇地区经济贸易的纽带。
近年来,随着当地旅游事业的发展,香格里拉县加强对独克宗古城的保护和修缮工作,重现了古城的历史风采。
P3 从手机闹铃声中痛苦地醒来~~
为了赶去清早转经不得不把自己从客栈里拖出来咯~~
......古镇的早晨静悄悄,偶尔的冒出个行人,也是本地装束,呵呵,可以借此暂时忘记游客的身份啦,
感觉不错啊!
P4
昨夜热闹锅庄的四方街,现在是什么样子呢? 客栈离它很近,先过去看看四方街的“真面目”吧~~
呵呵,就是酱紫滴,和丽江大研、束河一样典型的四四方方的小广场,只是,嗯,地面上的石板显然新铺,毛毛的不如锃亮的老石板有腔调啊!
四方街 小介 : 四方街是云南滇西特有集市,滇西古城的中心广场,形状很像方形的知府大印,由土司取名四方街,取“权镇四方”之意。也有人说是因为这里的道路通向四面八方,是四面八方的人流、物流集散地,所以叫“四方街”。这里是茶马古道上最重要的枢纽站,历代集市中心,每日万头躜动,热闹非常。
四方街以彩石铺地,清水洗街,日中为市,平坦洁净,晴不扬尘,雨不积水。从四方街四角延伸出四大主街,直通东南西北四郊,又从主街岔出众多街巷,如蛛网交错,往来畅通。由此形成以四方街为中心,四周店铺客栈环绕,沿街逐层外延的稠密而又开放的格局,古老的集市就这样孕育了城市最初的形状,这与中国传统的四四方方的井字形街道是不是一样的。
P5
四方街上的四方天空,彩云之南清爽的天际!
P6 向路人问了一下大转经筒的方向,回到小巷的石板路上......
看看喔,这就是古老的石板路,青幽幽的好看!
P7 那些古老的石头,经年之间,被马帮的蹄子被路人的鞋子,磨得发亮,
呵呵,看出那些凹坑蹄印了吗?
P8 距离四方街的小巷基本被开发完了,商铺云集,一家挨一家!
P9 小巷的天空也拉满了五色经幡,以增加藏地浓郁的气息!

P10 青青石板路依旧随着山路起伏、向前!
P11 好在,大清早的古城尚在沉睡中,小街上一点也不喧闹,
那些商铺无论是酒吧、是客栈、或是特色商品铺,都静心被装扮过,所以,这样安静地让人观瞻,倒也别有味道
!
P12 走至坡顶挺远了,发觉似乎有些小迷路啦~~
不过因为走得津津有味,倒也不慌不急了
P13 坡顶处于巷子深处吧,偶有开发遗漏,能看到原貌的土墙青草艾艾,别有藏地原味......

P14~16 介绍不是说独克宗古城尚保存着比较原味的藏族民居么,这些原汁原味的院、门、窗、墙,可以算是难得的遗存了!


P18 十字口:

......随着小巷子的七绕八转,一气乱走之后,终于发觉:真的迷路啦!
偶这个银就是木有方向感啊,呃!
P22
呵呵,不得不再向早起工作的清洁工阿婆闻讯,拨乱反正,转而向着月光广场前行。 ......越是离着月光广场(游客大巴停车场)近,商铺也越加热闹和集中啦!
P23
商铺的规模也是一家大似一家,门窗那“大手笔”的装饰,一看就是以游客团为主的大商店了
!
P24
被精心改造后的古镇商铺,放佛酒瓶换新酒,大家看着热闹喝着开心,吼吼
! ...... 着急中一通乱走,穿过密集的小巷,终于顺利抵达月光广场和大转经筒
P25 从龟山上转好了经下来,不走回头路,钻进另一处巷子口,咦!发现了一个漂亮的小四方街。中间的白塔和小转经筒,一下子使得小小广场很有气质~~
只是围着小广场转了一圈,都没有发现前来转经的人呢?!
P26~27 八点半了的小巷里,出现了小孩子们的身影。
小小上学郎
,哈哈,可爱啊!一把糖糖是少不了的咯:
P29
四方街的早点有点小贵,于是准备摸着古城边儿找吃滴
。 不过比起山上的小巷子,这里一部分街巷更加原生态了。果然有点点藏区城郊的感觉啊!
P30
哈哈哈,八卦一下哈
! 这样僻静的藏区小巷,也会有这种香艳的诈骗故事啊,意外得很!纸张彩打滴,还很新哩~~
嘻嘻,这个故事告诉我们:天上没有白掉的馅儿饼哈,莫不准掉就一只大铅球下来,
于是被砸S啦~~
P31 从大门看纳西人的守制:见过白色的对联吗??

小介 : 如今普遍使用汉字的纳西族人,风俗依旧讲传统,很重孝道,遵厚养,又厚葬。按照规矩,大人亡故的第一年里,在门上帖白联。第二年,贴黄联。第三年,贴绿联。周年祭时,需请大殓时参加的所有亲戚相聚;第二年祭祀,请至亲;第三年祭祀,同第一年一样,把所有的亲戚请来相聚同祭。大人亡故三年后到第四年,门上方可贴红纸的对联。在纳西族人的观念中,父母亲是绝对有权威必须尊敬的,儿子官做得再大,回到家里也必须遵从长辈的话。
P32 另一藏家半掩的铁门内,美好的乾坤:
花草繁荣、雕梁画栋
: 
P33~34 柴火?!
哗!好富有啊,都是小段原木哎~~
P35 呵呵,门前大锅和柴火!

P36 门上的传统:
P37~38 墙头草,一枯一荣、岁月流过......
P39 藏味浓重的街灯:
P40 藏式大房子:

P41 哇,这里还有猛兽饲养场啊!!
绝对不敢贸然进去参观啊
,
P42 公家的卫生院小门面,
诊室和药房,都被卖机票的挤到二楼去了
!(进山前去开了一盒感冒西药,有机会见识了下二楼呵呵,N多本地人、老年人挂盐水吊针的,统统坐在藏式床上,不过没好意思拍呀。) 
P43 早晨散步的松狮狗,
眼皮肿肿,一幅睡不醒的样子
~~
P44 早起准备出门的猫猫~~
按下快门的时候,它正在打哈欠呐,哈哈
!
P45 街上传统装束的人、以及他们身后大肆翻造的工地!
喔唷,隆隆可怕的工地啊,全国各地到处都缺不了这热火朝天的景象!偶已经是见到工地就想逃滴那种状态啦~~
P46~47
阿伯、阿嬷转经去! 
P48 门面挺大的一个诊所,看看好像是私人的吧
P49 最后一张,候诊的人们......
只有年纪大的阿婆还会穿着民族服装啊,年轻人都没有这习惯了,唉,未来估计该就分不出纳西、藏、汉咯!
呵呵其实也别说人家,就是咱汉家的传统服装呢?早就在清时失传啦! 嗯,有机会也想去参加下“汉服”活动啊
,嘻嘻,胡思乱想ing!
游记《梅里雨崩行》,未完待续......
评论